吞咽障礙(deglutition disorders)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發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時咽下困難。這種情況會影響到進食和營養吸收,并且可能導致食物誤吸入氣管,引發吸入性肺炎,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我們需要查找引起吞咽困難的根本疾病,并進行相應的治療??祻陀柧毷歉纳粕窠浶酝萄收系K的必要措施之一。
吞咽障礙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以下幾種疾?。?/p>
1. 功能性疾病:可能由炎癥性疾病導致。
2. 梗阻性疾?。嚎赡芤蚪M織異常增生導致。
3. 癱瘓性疾病:可能由吞咽中樞出現問題。
4. 精神性疾病:可能由于認知不清、抗拒進食等原因。
如果出現吞咽困難的情況,建議進行消化內科的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進行相應的治療??祻陀柧氁彩歉纳粕窠浶酝萄收系K的必要措施之一。
吞咽障礙的初始癥狀可表現為吞咽固體或液體費力、時間延長,常見癥狀包括食物在口腔滯留、流涎、進餐期間音質變化、清喉嚨伴發咳嗽發作以及進餐時嗆咳,呼吸短促。很多老年人發生誤吸時無咳嗽、嗆咳等明顯癥狀,表現為隱形誤吸,直至發生吸入性肺炎。食管性吞咽障礙指食物通過食管能力下降。一些食管性疾病如食管狹窄、痙攣、失弛緩癥等以及食管癌等惡性疾病影響食物通過食管進入胃。食管括約肌的損傷或無力可使吞咽下的食物反流入喉,患者常出現上胸部疼痛或食物反流。其他的促發因素包括食管蠕動減慢、酒精中毒、胃食管反流疾病、年齡增加以及糖尿病等。
吞咽功能障礙多是由于口咽部位的吞咽功能受阻,導致在進行吞咽動作時出現困難,伴吞咽時異物感,同時可影響攝食及營養吸收,嚴重者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因此應注意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護理,包括體位改變、飲食護理等方面,同時在餐前餐后注意保證口腔衛生。
一、體位改變
患者在進食時,應選擇坐位或半坐位,可有效避免壓迫腹部,并且頭微微向前傾,從而減少食物嗆進氣道的幾率。
二、飲食護理
1、應保證進餐環境舒適,確保足夠的進餐時間,對于咽喉局部炎癥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由于局部炎癥影響,進食量會相對減少,因此要多鼓勵患者進食半流質或者流質食物,例如米湯、牛奶等,建議少食多餐;
2、對于梗阻性吞咽困難者,通常由于咽喉及食道狹窄、腫瘤等原因引起,飲食需注意營養、易消化,例如雞蛋湯、小米粥等,同時避免吃粗糙、干硬、過冷、過熱、過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3、如果是由于不小心進入咽喉內異物所導致吞咽困難,應及時就醫將異物取出,在沒有損傷局部黏膜的前提下,正常飲食即可,若唾液分泌量明顯減少,在進食前可以用少許液體將食物潤濕;如果局部黏膜損傷較嚴重,吞咽功能障礙明顯,可能需要住院進行靜脈或鼻飼飲食;
4、對于腦血管意外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可將食物放在口腔健側后部進行咀嚼,同時注意日常康復訓練。
此外,若患者出現進食后嗆咳,應注意正確處理,腰、頸部微彎曲,使身體處于前傾狀態,患者家屬在患者肩胛骨之間區域連續快速拍擊,注意力度適中,以保證嗆咳物順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