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百合護理院積極響應心肺復蘇的重要性,特別舉辦了一場針對員工和社區居民的心肺復蘇科普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提高大眾對心肺復蘇的認識和應急處理能力,以提升突發心臟病等疾病的救治效果。通過培訓和演示,與會者學習了正確的心肺復蘇技術和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方法。這次活動不僅增強了員工和社區居民的急救意識,還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寶貴的生命救援技能。大眾康養網()為您整理,關于心肺復蘇的相關知識。
什么是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CPR)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搶救呼吸、心搏驟停者生命的醫學方法,可以通過徒手、輔助設備及藥物來實施,以維持人工循環、呼吸和糾正心律失常。
什么時候進行心肺復蘇
一般是心血管處于較危急狀態的時候,需要通過心肺復蘇來提供有效的心臟供血。積極的心肺復蘇,在危重患者的搶救中尤為重要。主要在以下幾種情況中,需要心肺復蘇:
1、心跳驟停:即突然心跳停止,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可能會導致組織、臟器出現缺氧。尤其是大腦長時間缺氧時,可引起缺血性腦病,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患者成為植物人或對智力、肢體產生一定影響,常見的是溺水、觸電出現猝死的病人,;
2、惡性心律失常:如出現無脈性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心室顫動等危急情況。
心肺復蘇的操作流程
一、確認環境安全
進行現場評估,排除危險因素,確認現場安全;做好個人防護(去除手上戒指、手表或裝飾品)。跪在患者身邊快速定位:雙膝打開與肩同寬,膝蓋位置跪在患者肩膀距離一拳頭距離。
二、判斷患者意識
1、輕怕患者雙肩,雙耳邊大聲呼喚:“先生/女士,你怎么了”。
2、頭下移靠近(5-8cm)患者鼻子和嘴巴中間,眼睛看向胸口位置(是否有呼吸)。10秒內快速判斷有無意識(默讀1001.時間剛好一秒)。
三、擺放體位
1、確認患者姿勢正常,保護頸部做整體翻動,仰臥位。確定患者放在平坦的硬地面上。
四、胸部按壓
解開衣物,充分暴露胸壁。
定位: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水平。
手法:雙手交叉互扣,掌跟(掌跟為用力點)一字形重疊,手指上抬。
姿勢:雙臂繃緊垂直,上半身前傾垂直向下用力按壓,雙肩連線中點在按壓點正上方,連續快速有力,確保胸廓充分回彈。
深度:成人5-6cm。
頻率:100-120次/分鐘。
次數:按壓30次/循環(時間15-18秒最佳)。邊按壓邊數數:01、02、03.......30.按壓同時觀察患者面部情況(如有好轉立即停止;面色回血,指壓回血紅潤)。
五、開放氣道
檢查是否有口鼻異物(雙手大拇指按住下巴確保把拇指按住下嘴唇并在下顎牙齒上),頭向后一點查看是否有異物。
清楚口鼻異物(雙手護在患者耳朵位置,輕輕向一邊傾斜;扣住下巴打開口腔,將手指伸入口中清除異物,頭部歸位)。
仰頭舉頦法,置氣道開放狀態(一手五指并攏,放在額頭位置;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攏,放在下巴硬骨位置,雙手同時用力將氣道打開)。
六、人口呼吸
手法:拇指、食指捏住鼻翼兩側(放在額頭的手,另一手不變動),輕吸一口氣。張嘴完全包住患者雙唇,緩慢,用力吹氣(做好個人防護:口罩、薄衣物等,正常吸氣吹氣),用眼睛余光觀察胸廓是否起伏,再松口,松鼻。
次數:2次/循環。
七、五個循環后評估
重復胸部按壓、人口呼吸,每個循環比例為30:2進行;5個循環后重新快速評估、判斷意識。復蘇成功送醫院繼續搶救。復蘇不成功則繼續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的注意事項
1、按壓體位:做心肺復蘇前應注意將患者平躺放在堅固的平面上。
2、快速判斷:盡量在10秒鐘內完成對于意識、呼吸和大動脈搏動判斷。
3、按壓部位:心肺復蘇按壓部位是胸骨與兩乳頭連線的交界處,即胸骨中下1/3處;
4、按壓姿勢:按壓時注意身體不能搖擺,要垂直下壓。
5、按壓手勢:按壓時應該將兩手的掌根部上下疊放,掌根著力按壓,雙手手指相扣翹起手指。
6、按壓幅度與頻率:使胸骨下陷5-6cm,每分鐘需按壓100-120次。
7、按壓與通氣比:一般每30次胸外按壓之后,應進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30∶2的頻率。
心肺復蘇術需要進行3個按壓循環及人工呼吸以后,才算一個整套的搶救過程,進行心肺復蘇以后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呼吸、心跳及脈搏的恢復情況,如果效果不明顯需要及時的進行電除顫治療。
作為一家專注于老年康護的護理院,杭州百合護理院一全。未來,我們將繼續組織類似的健康科普活動,不斷推廣心肺復蘇知識和急救技能,并鼓勵更多人參與到心肺復蘇的培訓中來。同時,我們也將繼續加強設施設備的更新和救援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保障員工和社區居民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