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立冬的到來,許多地區迎來了大幅度的降溫,人們紛紛感嘆“一夜之間入冬”。與此同時,心腦血管疾病也進入了最高發病期。冬季是老年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因為天氣寒冷,人體處于應激狀態,血管收縮、代謝增加、心臟負荷加重、血壓升高。此外,冬季還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發作時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力衰竭。那么,老年人在冬季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呢?
一、保持溫暖出門
寒冷的天氣容易導致老年人冠狀動脈收縮,從而引發心肌缺血,增加心臟負擔。建議室內保持溫度在18~25℃之間,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房間要經常通風。外出時要隨時注意保暖。
二、適度運動
冬季人體消耗的能量本來就會增加,如果進行過于劇烈的運動,會進一步消耗更多能量,而能量的供給依賴于血液循環,這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對于心臟狀況不佳的老年人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的??梢赃x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適度的運動。在冬季,老年人不宜進行劇烈運動,每天保持適度的鍛煉即可。
三、控制洗澡時間
老年人怕冷,洗澡時常常會調高水溫,但是高溫會產生大量水蒸氣,導致空氣中的氧含量不足,對于心臟狀況不佳的老年人來說,血液供氧不足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最好控制洗澡時間在10-20分鐘之間,最好有人陪護在身邊,同時注意不要在饑餓狀態下洗澡。
四、適度進補
冬季大量進補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容易導致血脂增高,進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應根據個人體質科學合理補充營養,采用低鹽、低脂的飲食,每天至少食用5種以上的水果或蔬菜。
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天氣變冷時會出現血壓的波動,需在家中監測血壓。若血壓波動明顯,需及時就診,調整降壓方案。
曾患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因氣溫的降低,可能出現患肢僵硬、活動不便現象,保暖的同時適當活動增加身體抵抗力,避免心腦血管疾病反復發生。
注意!需要長期服藥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遵醫囑服藥不要隨意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