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壓瘡是一項重要的護理工作,一旦發(fā)生壓瘡,不僅增加病人軀體的痛苦,病情加重,而且對心理產生極壞的影響,嚴重時刻因繼發(fā)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
壓瘡發(fā)生的原因有:
1、壓力因素:垂直力、摩擦力、剪切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垂直力,特別是骨頭突出處。摩擦力,如床上或輪椅墊逆行表面的摩擦,皮膚摩擦后受到尿、大便、汗的刺激易發(fā)生褥瘡。剪切力是一作用力施于物體上后導致產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動,它與體位有關,是垂直力與摩擦力疊加而成。
2、營養(yǎng)因素:長期營養(yǎng)不良,肌肉萎縮,受壓處缺乏保護。
3、皮膚抵抗力下降:皮膚經常受潮濕、摩擦等物理性刺激,使皮膚抵抗力下降。
據統(tǒng)計:國內有一半臥床病人死亡是由感染壓瘡引起的,近日中國健康報報道:中國至少有46.5萬長期臥床病人,其中在醫(yī)院治療與家庭護理的比例為1∶9.也就是說92%臥床者都依靠家庭成員或保姆照料。
相關文獻指出,居家臥床患者照顧者普遍缺乏壓瘡知識,尤其是壓瘡防護知識認知程度更低,其中42.9%的照顧者不知道如何預防壓瘡的發(fā)生,45.4%的照顧者不知道正確的翻身方法,40.6%的照顧者不知道發(fā)生壓瘡應如何處理,48.6%的照顧者不了解如何為患者增加營養(yǎng),說明患者照顧者普遍缺乏壓瘡相關知識,可能與壓瘡防護的健康教育力度不夠及照顧者沒有認識到壓瘡防護的重要性有關。
在日常生活中,居家患者和照顧者都應該針對壓瘡的病因進行治療。首先:
一、避免長時間壓迫皮膚:
1、長期臥床者至少每兩小時翻身一次,不要讓身體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壓,協助坐起后,最多兩小時即需回床上臥床休息。
2、長期使用輪椅者需每半小時改變姿勢,可以雙手撐起上半身,使臀部懸空減低壓力。
3、利用枕頭、墊子來支撐身體,減輕壓力,必要時使用氣墊床。
4、每天檢查氣墊床充氣量是否正常,若身體會直接壓迫到床板時應調高充氣量,充氣條過硬時則調低充氣量。
二、重視皮膚清潔并定期檢視皮膚狀況:
1、每天一次擦洗并檢查皮膚狀況,尤其要加強會陰部的清潔。要換干凈衣物,衣服選擇以透氣、吸汗為主,一周盡可能淋浴1-2次。
2、每次更換尿布時應以清水沖洗會陰,減少排泄物刺激皮膚。
3、清潔后以干毛巾擦干身體的水分,特別是皮膚皺褶處。
4、冬季或皮膚干燥、脫屑,建議于擦澡或沐浴后,使用乳液或乳霜滋潤皮膚干燥處,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料多的乳液。
5、每次翻身擦澡后應檢查皮膚,尤其是骨頭突出的地方,如果有發(fā)紅、膚色改變或破皮,就要避免壓迫。
三、均衡營養(yǎng):
維持均衡的營養(yǎng),若無疾病上的限制,可多補充蛋白質、維他命C。
四、壓瘡惡化的正確識別:
局部皮膚發(fā)紅,或者與周圍皮膚顏色不一樣時就應該引起警惕和重視,這就是壓瘡的初期表現,初期可采用減壓設備進行局部皮膚的保護,同時觀察發(fā)紅皮膚的進展,避免用堿性的肥皂水進行清洗和擦洗,如局部皮膚越來越嚴重形成水泡、周圍紅腫、顏色改變、體溫升高、有膿性分泌物流出時就應該到專業(yè)醫(yī)院咨詢專業(yè)的醫(yī)生。
居家臥床患者發(fā)生壓瘡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患者照顧者作為居家護理的主要執(zhí)行者和社會支持力量,在居家護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對壓瘡知識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到壓瘡的防治結果,因此,作為臥床患者和居家照顧者都應該充分了解和正確識別壓瘡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