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的何奶奶(化名)因左側肢體乏力20年余,伴吞咽、呼吸困難1月余轉入我院神經康復科住院治療。何奶奶剛到我們醫院的時候是一位意識不清、講話也不清楚、偏癱、吞咽困難、留有胃管的患者。家屬希望奶奶能夠康復到自己吃東西,能坐在輪椅上推出走走就好。
一、入院宣教
患者的護工是從家里帶來的,對醫院的環境不熟悉,對于如何護理這種臥床偏癱、并且鼻飼飲食的病人并不清楚。入院初期護士對陪護進行了詳細的入院宣教,不厭其煩的指導護工阿姨患者每次應該吃多少、進食后的體位、如何翻身等等注意事項。
二、皮膚濕疹護理
患者剛來的時候骶尾部及會陰部由于小便多導致皮膚生出了許多紅疹。護士協助護工阿姨給患者清洗皮膚,再用碘伏進行消毒,鹽水清洗,待干后用造口粉涂抹,指導護工如何進行皮膚護理,如何更換尿不濕保持局部清潔干燥。護士每天去患者病房多次,詢問有沒有及時更換尿不濕,查看皮膚情況。經過護士的悉心指導和照料,患者的濕疹很快就好了。
三、言語日常訓練
患者開始講話的時候并不是很流利,加上1年前被診斷出阿爾茨海默病,記憶力也不太好,護士每次查房的時候和何奶奶多聊幾句,看看她有沒有進步,讓患者記住自己的名字后面再反復提問,一段時間堅持下來,何奶奶記住了科室很多人,并且夸獎科室護士特別好,邀請護士們以后去她家里玩。
四、站床訓練
何奶奶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后,開始練習站床。每次站床護士、康復師、醫生都會去看她,陪何奶奶聊天,為她加油鼓勵,這樣不僅能夠讓她在站床的這段時間里不覺得枯燥,還更有信心。
五、出院
何奶奶第一次走路是醫護人員全程陪同鼓勵她進步,何奶奶的進步很快。
大概三個多月的時間,拔了胃管,可以自己進食,能在陪護攙扶下自己走路,患者及家屬都很開心,也可以準備出院。
圖片來源:浙江明州康復醫院